作為液態(tài)的LNG,零下162攝氏度的深冷LNG自2006年開始大量來到中國,補充國內天然氣需求的缺口。在其利用的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來轉換為氣態(tài),這些熱量基本來自海水和空氣,LNG蘊含的大量寶貴冷能就這樣“回歸”大自然。
根據熱力學測算,每千克LNG在汽化過程中大概釋放出830千焦的冷量。當今世界,冷能利用的方式主要是階梯利用,以實現(xiàn)LNG各級冷能的充分利用。如深冷主要用于空氣分離,中冷用于低溫粉碎、干冰制造、人造雪球等,次中冷被應用到冷庫、空調冷系統(tǒng)上,淺冷則用于海水淡化、發(fā)電等。
LNG冷能空氣分離的設計,在工藝條件、接口條件、操作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與LNG接收站銜接協(xié)調。但由于投資主體不同等因素,LNG冷能空氣分離、冷能發(fā)電等項目往往滯后于接收站建設,難以同步,這也給冷能利用的設計、建造及運行帶來一些問題。另外,LNG冷能空氣分離、大型冷庫、低溫粉碎、空調供冷等裝置必須24小時連續(xù)運行,這就要求接收站的LNG同步連續(xù)穩(wěn)定供應。
目前,全球共有LNG接收站約80個,其中日本27個、中國25個(含規(guī)劃中)、美國9個。作為目前世界上擁有LNG接收站*多的國家,日本也是世界上LNG冷能利用較多、*發(fā)達的國家,*具代表的就是東京灣LNG接收站冷能利用綜合產業(yè)園。
作為LNG冷能利用的領軍企業(yè),中國海油與美國空氣化工產品公司在福建莆田建設的國內頭個LNG冷能空分項目于2010年10月正式投產,每天液氧、液氮的生產規(guī)模達600噸。
據測算,到2020年,中國海油每年LNG的進口量將突破3300萬噸,如果利用在冷能發(fā)電領域,年發(fā)電量將達到80億千瓦時,相當于5個30萬千瓦裝機發(fā)電廠。而且冷能發(fā)電等利用方式基本上都屬于純綠色、不排放任何污染物的利用模式。